绩溪视窗 网站二维码
绩溪电信
二十届三中全会
钱学森 绩溪视窗 新春走基层
榜样3 360行
当前位置: 绩溪视窗 > 文章详情

绩溪加强非遗传承人建设 以徽文化“活态”传承为抓手

作者: 文章来源:中国宣城网 点击数: 9344 更新时间:2017/5/31 17:40:45

    绩溪加强非遗传承人建设 以徽文化“活态”传承为抓手

 

 

    近年来,绩溪县以传承和弘扬徽文化为重要抓手,以评选评比发现人才,以非遗产业集聚人才,以名师带徒培育人才,切实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,目前,全县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达160人。
    评选评比发现人才。举办非遗类文艺作品征集、文艺节目展演等各类评选评比活动,有力推动非遗人才脱颖而出。其中,手龙舞、徽剧荣获全省二等奖,徽戏《百花赠剑》荣获全国第19届戏曲小梅花金奖,先后入选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1人、省级23人、市级52人、县级61人。
    非遗产业集聚人才。出台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》,推行非遗保护项目化,大力发展非遗产业,集聚一批非遗人才。目前,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、省级15项、市级53项、县级108项,形成以胡开文墨厂、良才墨业为龙头的徽墨产业群,“苍珮室”“艺粟斋”等品牌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、省著名商标。
    名师带徒培育人才。实施非遗传承人“名师带徒”工程,依托“非遗进校园”、非遗传习基地等载体全方位培育人才。先后成立徽墨、徽戏、民歌、徽州三雕等20余家研习社、传习所及徽墨协会、三雕协会、徽菜协会等民间保护组织和传习基地,其中,国家级生产性示范基地1家、省级基地(所)4家。

 

版权所有 清凉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: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举报不良信息电话:17756398069
邮箱:zgwjxsc@163.com 地址:绩溪县城适之街老凤祥银楼二楼 皖ICP备1502356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