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广网宣城6月1日消息(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周明助)天微亮,一筐活蹦乱跳的下溪村生态养殖石斑鱼、石鸡被送到绩溪县环城路的“聚和圆”徽菜馆,汪老板高兴地说“本店的招牌菜——‘绩溪三石’来了!”。汪老板口中的“绩溪三石”正是石斑鱼、石鸡和石耳,石斑鱼细腻肥美,石鸡肉质鲜嫩,是绩溪徽菜“一绝”,到了绩溪品尝“三石”是必点菜品。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石斑鱼、石鸡端上餐桌时,既实现生态绿色产品价值新转化,也为新业态就业打开了广阔天地。
一个个徽菜馆承载的是不尽的乡土文化。绩溪县古属徽州,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从绩溪走出去的“徽厨”将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打造成响当当的“徽菜”,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,被誉为“中国徽菜之乡”“中国厨师之乡”。如今,绩溪县在聚力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发展理念中,聚力实施“十乡百碗、千店万厨”工程,全力打造中国徽菜食材标准化生产基地,把生态绿色产品转化为金山银山,助力绿色发展,实现新业态就业。
绩溪作为全国首批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”,生态是最大的优势。近年来,绩溪县紧紧围绕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将绿水青山转化“山水土产”,以“徽菜、燕笋、石斑鱼、石鸡”山货水产为重点,大力实施百亿现代农业产业培育工程。重点实施“南桃中竹北油”培育增值行动、特色养殖提质增长行动,高质量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,最大限度把生态环境优势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产业。目前,全县已建成总面积45万亩的茶叶、油茶、笋竹、贡菊、山核桃、徽菜原料六大示范基地,建成国家级山核桃示范基地,国家蔬菜标准园基地。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292个、“三品一标”认证达24个,“金山时雨”、燕笋干、山核桃、绩溪火腿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。
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,孕育了丰富的徽菜文化。绩溪作为“中国厨师之乡”,为了将这些原汁原味的徽菜转化为经济优势,采取“两条腿”走路,一条是将绿水青山转化“山水土产”,让好山水孕育好食材;另一条就是发挥徽厨优势,重点实施“十乡百碗”“千店万厨”工程,让好食材成就好美食,把徽菜产业建成标志性优势品牌产业,着力将这些绿色的“山水土产”转化为实实在在“真金白银”,成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强劲“动力”。
——“千店万厨”做强“金徽厨”劳务品牌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,绩溪都以输出厨师而闻名,由此获得“中国厨师之乡”的美誉。全县人口中约十分之一的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厨师工作,无论是行业口碑还是人员分布,“绩溪徽厨”都是餐饮行业一个响当当的品牌。
近年来,绩溪县立足自身特色,大力打造绩溪“金徽厨”特色劳务品牌,一手依托安徽徽厨技师学院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聚力培育徽厨烹饪高技能人才,全方位免费培训农家乐、饭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,并对培训合格学员颁发中式烹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,提高徽厨的烹饪技能水平。另一手利用具有传统徽文化优势的徽菜,通过徽菜馆和绩溪徽厨掌勺的方式,深入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,打造一系列美食名厨及美食名店。2021年绩溪“金徽厨”被评为全国创新类劳务品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