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榻泾川宾馆,布置朴素的名家讲坛,却让文友们个个耳朵竖得直直的、眼睛瞪得大大的、笔记记得刷刷的、相机按得咔咔的……诸荣会的《捡湖底子》,潘小平的“文学,延续你家庭生命的力量”。一个如大厦的基石,一个如远航的明灯与方向。万般暖流涌入聆听者的心田……
驱车来到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泾县桃花潭镇的查济村。在这里,绵延5000米的明清古建筑群在清澈的查济河两岸栉比鳞次。现存189处的粉墙黛瓦、气势宏伟,雕粱画栋,翘角飞檐的古建筑,依然为昔日主人的荣耀而张扬和自豪!
小车穿过巍巍的群山,遍野的翠竹掠过车窗,阵阵欢声笑语从一幢幢别致的农家乐传来,张张笑脸荡漾在村口、田头。这里便是位于泾县蔡村镇大康村闻名全国的月亮湾景区。我眼前浮现出40年前,在这里拍摄的影片《月亮湾的笑声》中的画面,那是冒富对政策的担忧:“我没有那么多心,我只有一个,可不能再变来变去的啦!”今天的月亮湾是多家电影拍摄机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,文化旅游业的兴起,让月亮湾的乡亲们笑口常开,蔡村镇大康村名至实归,这就是新时代给了“冒富”最响亮、最满意的回答。
冬日里,徽水河的江南第一漂,虽没有竹筏如梭,也不见橡皮艇冲刺,但停靠在浅水的竹筏,仍独具魅力。一位穿着翠绿色的旗袍,身材凹凸有致的妙龄女子。她坐在竹筏上,手里舞动着那条红色的丝巾,红白的唇齿间,时而蹦跳出叮铃般的笑声,时而发出清脆悦耳的呐喊:“我爱你!”只见,站在岸摊上的一青春男子,手里举起相机,咔嚓咔嚓按动快门,山水天地间的那一幕,把我看得心都突突跳,我耳边响起了:“妹妹你坐船头,哥哥在岸上走,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……”甜美的情歌。浪漫的色彩,不得不让我心头陶醉。
走进一家土菜馆歇脚,50岁开外的女主人沏上一杯热茶,茶杯未接上手,兰花香味扑鼻而来。杯中,叶芽儿徐徐展开,一芽两叶,摇摇摆摆,洋溢出碧绿的琼浆,我小心地抿了一口,清香和甘甜顿然间沁入心田。我脱口就问:“这茶,是汀溪兰香吧?”女主人一笑:“先生是好茶之人。”原来,主人姓蔡,从汀溪乡嫁到大康村已有30载,但一直以来,喝的都是娘家的茶,开办土菜馆十多年,她把乾隆皇帝下江南,在宁国知府品饮泾县汀溪贡尖后大赞的传说,随汀溪兰茗茶一并销往了神州大地。
《双城记》月亮湾外景
我扫了主人的二维码,带着两袋汀溪兰,并把主人沏的汀溪兰茶装进了自带的杯子。坐上车,在纯正的清香中,在甘甜的回味中,和着车厢内的温暖,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……
从月亮湾的笑声,到江南第一漂浪漫的风景,到汀溪兰的茶香,到水西的壮美,一幅幅画卷,一首首史诗,不正是泾县绿色发展的写照吗?!
巳时的暖阳透过薄雾铺洒在王稼祥故居的身上。广场左侧的王稼祥塑像烁烁生辉。面容消瘦的王稼祥,金丝眼镜框里的双目炯炯有神,放射出智慧的光芒。
神奇的事物总是传唱在神奇的土地上,能窃得去这片白纸制作的工艺秘诀,但一定不能窃得走她的灵魂!“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。”泾县的宣纸,就像泾县人的精气神,永远属于泾县,她的故乡!
初识泾县,初恋泾县,我万般不舍,但终要离别。
站在高铁站台上,我望着复兴号、和谐号,承载着五颜六色、南腔北调的客人徐徐地驶出站台,昂扬地穿过古老的猷州大地,那是承载着古城泾县代代相传的文明,正奔向远方、远方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