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有那么几个省的名字都是取自辖区内二个不同地区的名字之首,形成了现在的省份名称的。福建省,因其境内有福州、建州两府,各取二府之首字而得名。江苏省,以江宁府、苏州府的首字而得名。甘肃省,取境内的甘州、肃州二地的首字而得名。安徽省,则于1667 年(清朝康熙六年)建立,取当时境内的安庆府、徽州府的首字而得名。
徽州府,是在1121 年(宋徽宗宣和三年),由歙州府改为徽州府而得名!

而有歙州这个地名,经过搜索,622 年(唐初,武德四年),就有了地方政权机构的歙州总管府。
据《绩溪县志》记载:宣和三年(1121 )方腊起义被镇压。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,以绩溪有徽岭、徽溪及大徽村而名。

“徽州府”的徽字来自于绩溪的——徽岭,徽溪和大徽村,那么,我就有理由说,安徽省的“徽”字是由绩溪贡献的!

徽岭今日尤在,《绩溪县志》之自然环境.山脉记载:徽岭,一名大尖山,在县城西北,东北走向,是境内长江水系与钱塘江水系主要分水岭。徽水河出其北翚溪河出其南。
关于大徽村,《绩溪县志》:唐宋时,翚溪河畔有大徽村。笔者骑单车去当地的高迁村走访,了解到就是现在的“麒麟小镇”!

关于徽溪,有记载:徽溪,又名徽水河,源出仙人岩尖西北麓之黄石坑,俗称黄石坑水,西流经黄基坦,纳北来之锦河转北流,经章家、浩寨、新川、扬滩、仙川至分界山村北入旌徳,长14 公里。
古时取名非常之讲究,人与自然和谐,人与山水的共处,天地人和一,徽山,代表山,徽溪,代表水,大徽村,代表人。一个“徽”字,体现了 “山水人”的高度和谐,也折射出“天地人和”的生存法则。所以,在历史的长河中,不断的衍生出:徽菜、徽厨、徽墨、徽商,在这山水之间,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“徽骆驼”!
绩溪,这块秀丽的山水之地,为安徽省贡献了一个“徽”,请安徽人记住她的名字!(作者:许跃 编辑:江来国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