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 渡 桥
扬之河至绩溪县城北,收入乳溪后,绕县城东,至城南又收了徽溪,沿着灵山山麓南流五公里,被一座名叫麻雀岭的山岗所阻,折向西,这个大弯,截断了徽宁驿道。明成化以前,一直以渡船连接两岸通道。北岸渡口为曹姓聚居地,渡口就称为曹渡。明成化年间,一富孀殷氏因丈夫经商致富,英年早逝,却没留下一男半女,财产无人继承,觉得不如做好事,就在渡口营造一座桥,方便行人和来往商旅。
谁料到一位本家叔公,一直垂涎侄媳妇的美貌和财产,想阻止她造桥,但是又不便公然反对,更不敢阻挡,就别有用心地在渡口南的麻雀岭降上造一座塔。自古以来,都有桥头建塔的,是镇压附近魑魅邪恶。然而,曹公所造之塔只砌到第三层,再也砌不上去了,头天砌上去一点,晚上就自行倒塌了,始终只保持在第三层。众人都不明白是何缘故,唯曹公心里明白,自己的计谋被神灵识破,不敢再做下去,就三层结顶。
从此以后,曹公终日诚惶诚恐,总以为神灵要来惩罚他,不久,便郁郁而终。有好事者,请来一位高僧来,高僧认真地踏勘了一番,中午时分,发现该塔影正对着富孀所造桥的中孔洞中,心里明白了缘故,也不便说破,只说了句偈语:“逢水搭桥,借山造塔,既是善事,皆有定数,相济益彰,何究其因。”说完就走了。以后,桥又经历三度修建和重建。1935 年芜屯宋体公路建成通车,曹渡桥改建成公路桥,1967 年加宽加高加厚成现在面貌。南岸山岗上的三层砖塔,直到“文革”时才被拆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