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 石 鼓
绩溪东大街(现名扬之北路)中段,摆着白石鼓,故地名俗称白石鼓。说起这对白石鼓,有一番经历。那是明嘉靖八年(1529),华阳东街的郑恭靠卖柴读书,考中了进士,授黄岩县令。任期内,一年大旱,申报放粮,久不批下。郑恭说:“吾宁罪于上,无罪于民。”开仓放粮赈民。后任平乐府,莱州知府。该地区土瘠,欠赋粮者 多 逃 海 岛。 郑 恭 疏 请 蠲 免,民众归安居乐业。郑恭因不肯贿赂上司,触怒当权,被调任云 南 大 理 府。 郑 恭 一 如 既 往,在任期间,兴办教育,亲授诸生,调解各族之间的长期隔阂,消除了仇恨,平息了械斗。晚年致仕归养,谢绝了当地土司和百姓的所有馈赠,千里迢迢地 只 带 回 一 对 白 色 大 理 石 鼓,放 在 位 居 巷 口 的 自 家 大 门 口。他说,要让世代子孙天天受到这对“白鼓”的诫示:无论当官,还是为士,做人都应清白终生。
无独有偶,郑恭的学生汪仲成,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授大理寺评事。居官守法不阿,百户刘印犯罪应戍边,臣珰纵子杀人当斩,两家贿赂办案官员,逃避惩处,仲成拒绝在案卷上签名,力争依法处理。任右寺正时,条陈 8 事,以革弊兴利,嘉靖帝令两京各省、寺翻印,依条陈办理。后迁任思恩知府,平息岑溶土官叛乱。改知柳州府,多次剿灭巨盗,建书院以育诸生,清理财税以备军饷,清廉耿介,致仕回里,囊无金银,唯有图书。次年,柳州百姓怀念汪公,送来一对白石鼓,放在这长巷东头的汪氏宗祠门口。虽然,沧桑变迁,郑恭家居已不复存在,居民也为其他诸姓,汪氏宗祠于新中国成立后改作绩溪缫丝厂幼儿园,缫丝厂改制后,又改为居民住房,但是,巷西端的一对白石鼓连同以它为名的巷道仍保留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