绩溪县积极探索农村污水处理新途径
绩溪地处“宣(州)歙(州)之脊”,是新安江、水阳江、青弋江的“三江之源”。自2010年被国家纳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县以来,该县整合各种资金,大力开展源头治理,取得了良好成效,尤其是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,采取多元化综合治理,绿了源头,美了环境,境内流入新安江的三条主要大河,国控新管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。
绩溪是个山区县,支流多,河道长,而农村居住又很分散,农民传统意识很难改变,污水集中处理难度特别大。该县确立“生态立县、文旅强县、创新活县、和谐兴县”四大战略和打造“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”、“中国最佳休闲养生目的地”发展目标后,迎难而上,采取全县一盘棋,统一规划水环境治理。环保、水务、美好办等职能部门通过反复调研、论证,探索出农村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结合、太阳能微动力处理与人工湿地工程结合等因地制宜措施,在主要水源地乡镇党委、政府的支持配合下,按照村庄居住比较密集的中心村,设计建造太阳能微动力污水集中处理站;在自然条件适合的村落,采取人工湿地方法,而在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的自然村,则采取一家一户建立小型污水处理池。截止2016年底,该县已在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中心村建造了31座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 ,3个人工湿地工程,并为散住的150个农户建造了简易污水处理池,完成投资近4000万元。今年正在施工和设计中的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还有7个,投入预算需1600多万元。
如今,走进那些已经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,污水随处流的现象不见了,排进河道的都是一泓清水。下一步,绩溪县将认真总结经验,在摸索管理长效机制和加大环保宣传,提高广大农民环保意识 ,保护好设施、加强水质监测等方面下功夫,努力打造“生态宜居村庄美、兴业富民生活美、文明和谐生活美”的“安徽样板”。(许金河 程俊飞)